翠景東方小學 朱莉
10月12日 星期三 陰
剛家訪完回到家,一看表己經九點半了。好累。端了一杯水正要喝,門被敲響了,是鄰居李老師。她是一位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,也是副班主任,今天也去家訪了。但疑惑于今天的家訪,更不知道與她同去的班主任目的何在。于是來找我談談。
李老師問:去家訪是為了和家長聊天嗎?我一聽這樣的問題就很驚訝。難道今天她和那位班主任去家訪就是這樣一個結果?!李老師說她聽到那位班主任和家長說的都是一些家常話,談居家、談過日子等等。看看李老師一臉的無奈,我說:別急,我們可以好好討論一下。
其實家訪目的應該是很明確的: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。這個了解包括老師對學生的了解,也包括家長對學生的了解。因為只有讓教師和家長都了解了學生,兩者才能更好地進行配合式教育。那我們做為教師怎樣去當好自己的角色呢?
首先,家長把家訪看作是學生在校的訊息的傳達方式。家長可能更想了解的是自己孩子在校的情況。多聽到自己孩子進步的消息,家長們會有更多的成就感。
其次,家長希望老師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,還能關心孩子的生活、心理健康等問題。因為家長需要的是有愛心、有責任心的教師。認真傾聽家長講孩子的故事,對教師的教育而言會有所幫助的。也許你還真找到了幫助這個孩子改正錯誤的路徑呢。
對教師而言,家訪更能清楚地知道學生的生話習慣、平時的喜好、有什么特長。我還記得這樣一次家訪:沒家訪前我并不知道這個孩子有繪畫方面的特長。他的媽媽拿出他的一大堆美術作品讓我看。我真的驚嘆于這個孩子的繪畫天賦,媽媽臉上的那種自豪也讓我為之感動。隨后又讓我看看他們的家里的一切,你真的會為媽媽臉上的那種成就感打動。我想,這時我己經成了他們家的朋友了。李老師問我:那去做家長的朋友就行了嗎?我說,做家長的朋友可以呀,但最終我們還是不要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:讓家長和老師更加了解學生,讓學生健康茁壯成長。
最后我用一句話總結:學生、家長、教師就是一個教育三角,這個三角溝通好了,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。李老師聽了,笑了笑,眉頭展開了。
12月17日 星期二 晴
今天要去家訪的是一個問題多多的學生。也許孩子怕見到我,也許家長聽到他們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會失望。那我應該如何去面對呢?是要讓家長失望嗎?還是只說好的不說差的?不!我想我得去幫助孩子和家長。于是我前進的步子輕快了許多。
進了門,卻不見孩子。一問,才知道是去補習了。家長說要補到晚上八點半才回來。我問:那星期六星期天要不要補習呢?孩子媽媽說還得補。我心里叫到:天呀!這孩子也太累了吧!難怪他在學校里整天愁眉苦臉的樣子。媽媽說:這也是沒辦法呀,他學習成績太差了。我說:這樣超負荷地學習并沒有什么好的效果,只會讓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累的事,老師說的學習是快樂的事那是騙人的?粗鴭寢屇樕蠠o可奈何的表情,我也不好再說什么,就和媽媽聊了聊家常。知道了這個孩喜歡出去旅游,見識較廣。對電腦特別感興趣,電腦玩得挺不錯。
時間過得很快,轉眼八點半到了,孩子也回到了家。我讓他坐在我身邊。我問他:這樣的學習累不累?他說累,太累了。一個一年級的孩子竟直言“太累”!我接著問他回到家想干什么?他說他想玩電腦、看動畫片、玩玩具。聽聽這些要求,過份嗎?不就是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最正常的生活嗎?我又問他:那玩了這些你還有事兒要做嗎?他說:有呀。功課,我得做功課。這句話總算讓在一旁的媽媽展開了一下眉頭。我對孩子的媽媽說:其實他知道自己的學習任務,那又何苦讓他那么累呢?
這時我感到規(guī)勸孩子的最佳時機到了,我摸著孩子的腦袋說:你知道媽媽為什么讓你去補習嗎?是媽媽關心你的學習,想讓你成為有用的人。媽媽為你花掉了許多時間和金錢,都是為了你好。你的不努力會讓媽媽感到失望,讓媽媽傷心。剛才老師和媽媽談好了,以后不讓你再那么累了,可你也得答應媽媽和老師:在學校認真學習,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。這樣,你回到家會有更多的時間玩電腦、看動畫片,這樣不好嗎?孩子高興地點點頭。孩子問我:老師我的學習需要你的幫助呀。我說:行呀,咱們一起來想想辦法。他說:我每次表現好了你就給我一個小紅花的貼紙好嗎?我說:行。那你表現得差得方面要不要也記下來呢?這樣好幫助你改正錯誤呀。他問:那怎么辦呢?我說:這樣吧,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口袋。袋子里面把你的一切表現都放進去。每一周我們一起數數進步了多少,改了幾個缺點,這樣行嗎?他高興地拍著手說:好呀好呀。
媽媽拿來了線、針、布。我和孩子一起動手仔細地做著。這個袋子將記錄他前進的點點滴滴。我想,這個口袋子一定能改變他以后的學習態(tài)度。
作者郵箱: www@zhuliyehaotian.china.com
[家訪札記(網友來稿)]相關文章:
2.教師家訪隨筆
3.家訪工作計劃
4.大班教師家訪隨筆
5.幼兒小班家訪總結
6.幼兒教師家訪隨筆
7.家訪學生心得體會
8.教師家訪心得體會
10.初中家訪工作計劃